据相关资料显示,麻涌目前共记录鸟类87种!
近年来,麻涌围绕“湾区科创新港,生态品质麻涌”总体目标,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其中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最为典型。随着华阳湖环境、功能日渐完善,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,为各种鸟类以及动植物提供优质的栖息环境,呈现出自然生态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的良好状态。
麻涌共记录鸟类87种
据统计,华阳湖内共记录鸟类15目35科87种,其中,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鸟类15种。
麻涌镇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麻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适合鸟类生存、繁殖的空间也逐渐增多,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经常都能“偶遇”到它们。
据悉,华阳湖有适合不同类型鸟类栖息的小型滩涂地、果林、红树林、稻田等栖息环境,吸引众多鸟类来栖息、觅食、繁殖。去年,麻涌在华阳湖西侧的马滘河及水生植物园内开展生态岛项目建设,建设面积约30000平方米,打造“鸟的天堂”;麻涌华阳湖省级万里碧道试点也即将完工,将打造为“清水绿岸、鱼翔浅底、水草丰美、白鹭成群”的生态廊道,为鸟类生存提供更优质的环境。
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
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52.09公顷,其中湿地面积300.00公顷,湿地率达85.21%。
近年来,麻涌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,全面推进华阳湖地区水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,坚持系统治污,按照“截污、清淤、活源、治堤、修复”的思路,有序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,加快推动华阳湖从污染区转变为生态旅游区。
华阳湖水质从劣5类迅速恢复到3至4类,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建成兼具水利、农业、生态修复、环保、文化创意功能的国家湿地公园,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生态旅游区。先后获得“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”、首批“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”“广东最美湿地”等称号。
入选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
2019年6月,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。据悉,华阳湖作为科普宣教基地,设有科普宣教中心、湿地植物展示园等科普宣教点。在这里,游客可亲近自然,认识多样动植物,观赏形态各异的鸟儿花卉,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研活动。
同时,这里也是科研监测地。通过设置底泥、土壤环境监测点、水文监测点等动态监测站点积累长期系列基础数据,从而掌握湿地公园环境变化情况,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栖息地管理对策提供依据;开展湿地科研项目,促进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。
生态修复 物种丰富
华阳湖生物多样性丰富,共记录哺乳动物3目3科8种、鸟类15目35科87种、爬行动物2目7科10种、两栖类1目5科7种、鱼类8目21科58属67种、大型底栖类20种。共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29目71科179种。
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,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19科307属432种;其中蕨类植物12科13属17种,裸子植物4科5属6种,被子植物103科289属409种。
珍稀濒危物种有分布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,为水蕨;珍稀濒危重点保护动物17种,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,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8种,被列入CITES附录ll的物种8种。
麻涌镇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华阳湖生态修复效果显著,景观多样,主要以水生植物景观为主,还有许多特色景观及景点。植物群落主要包括人造湿地群落、挺水植物群落、浮水植物群落等。